常常看到現在的學生,在放空。
有時,他們也不是想這樣,腦裡想著「要努力」,不僅只填滿「要努力」這三個字之外,其他還是「左耳進,右耳出」,明明很用力在聽,為什麼老是結果不好?因為他們沒感受,真正的感受。只有拼湊書上或制式的答案。

如何學習有感受?如何做事有感覺?如何舉一反三?能提供的經驗叫:
【共振】。

基本概念就是:《彈起A弦,當頻率對了,就會激起另一其他B弦的共鳴震動》。如同彈吉他在調弦,前一條按住音符後,調音若對時,彈前一條弦時,另一條弦若同音,就會震動。引伸意思就是說:提起一件事A,使你自然而然,想起相對應的B故事或經驗,而對事情有所瞭解或有感受。

不懂?例如:提起「暖烘烘」的感覺時,有人會想到冬天曬太陽的感覺;有人會起冬天想吃火鍋時感覺;有些人想起烤火爐的感覺,。就像強烈低音喇吧,會使玻璃在震動一般。或是,電影「侏儸紀公園」恐龍走路時,使水杯的水震盪,亦是同樣原理。所以當一件事若有感覺,若聽懂時,就如共振一般,會激起另一事件在腦海浮現的結果。

如何能起【共振】?

【當有深刻的感受】。每一件事要有自己的感受,而記住哪種感覺。培養方式,〈是要不斷的累積嚐試及接觸〉。

常常很多人,腦裡受常看電視劇的牽動,而自憐。因為,有深刻的感受。因此,若遇到相同感覺時,那個情景的畫面就會自動的浮現。像最常見的:電視劇看多時,某人的淒苦,或某人被欺負的影像深記腦海。有天當我們遭遇有類似事情發生時,就會將電視劇影響投射在自己腦海裡,使自己情緒如電視劇的主角一般。結論就是:覺得自己好可憐。那也是一種共振。

有些人很靈敏,對許多事能牽動許多情緒。如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;有的人神經大條,記不住痛。重點是:每個人環境不同,雖然同一事件的發生,但所激起的共振不同。因此結果亦不同。例如:「在家裡,表現好的老大,無法體驗他帶給下面弟弟或妹妹的壓力」;「成績好的學生,無法感受後段班學生所承受的壓力」。大家只談論前段班學生的壓力,並責備後段班學生的成績。可是,我們有看到後段班學生所承受更大的壓力嗎?最重要的原因是:因為他們無法想像後段班學生的心理壓力。不信?想想看,是不是印象裡,平均在後段班學生通常比較早熟?!

如何知道自己有感受到共振?


套句「六祖壇經」的話:對事情真正懂時,因為懂有共振,如「啞子吃蜜」,甜在心裡;若不懂,只是把話講出去時,如「鸚鵡學說話」,鸚鵡自己也不清楚講了什麼的空話..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